“人月两难圆”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在中秋佳节时面临的一种普遍的惆怅情绪。从古人的诗词和经历来看,这种现象存在多方面原因。 一方面,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,地理距离造成了与亲人的分离。像苏轼中年之后四处流离,与亲人数十年才能相聚一次。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,身处密州的苏轼在赏月饮酒时,对弟弟苏辙的思念浓烈,距离上次见面已过去七年,虽有成家立业、劳碌奔波的缘由,但也只能感慨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。很多漂泊者为了生活、生计背井离乡,即使思念亲人,却难以在中秋这个团圆的时刻相聚,只能望着明月寄托思念,承受月圆人不圆的遗憾。 另一方面,即使亲人在身边,人们也可能面临生活的压力与内心的困苦。北宋55岁的晏殊仕宦他乡,在中秋佳节时只能独自望月,心中的思念与惆怅虽达到顶峰,却无人倾诉,只能将心酸诉诸笔端。苏轼43岁遭遇中年危机后人生走下坡路,失去官职和俸禄,生存艰难,在中秋团圆时刻只能咽下愁苦,望着北方出神。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内心的苦楚难以排解,即便与亲人相聚,也可能无法真正达到心灵上的圆满。 岁月的流逝也会给人带来“人月两难圆”的感受。随着年龄增长,人们意识到时光匆匆,如苏轼在53岁的中秋感慨白发渐生,年华老去,回顾自己宦海生涯,饱受排挤壮志未酬。这种对人生的感怀使得中秋佳节不再只是欢乐团圆的时刻,而是掺杂了对岁月、对人生境遇的复杂情感,从而产生了人月两难圆的心境。
答案问题点击举报反馈
提到的作品